-
友情链接:
终极一方“几于道” 人与天地的关系
非常开心又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了,刚才稍微翻了翻我们的群成员,都很熟悉的头像,都很熟悉的网名,我们从今天开始进入到我们这个终极一方。
其实在前面的课程当中我们已经都透露出一个方子。
不管是上次的易医也好,还是后面的课程也好,我们都是在往一个方向去努力,这一次我们帮大家总结出来一个方式,实际上是把前面的课程放到今天的时候自然就出来了,在这么多年的学习过程中,我也是跟大家一起进步。
有一个问题却困扰大家,也困扰着我。
我在上学的时候就听说某某医生善用经方,特别擅长用小柴胡汤来治病。
然后我就去研究小柴胡汤的加减,我们家里买了可能不下10 本关于小柴胡汤的各家的书籍;又听说有人以平胃散可以通治,我又去找平胃散相关的方子,说有人用通用方治病,我又去找各种各样的通用方。
走了很长的术路,做了很长的功课,忽然发现并不是那一个方子可以治很多很多的病,为什么他可以用这一个方子来通治,而你用这个方子的时候却并没有那么好用,这个里面肯定有它独特的东西。
后来我重新进入到经方当中。
我们上次讲伤寒论的时候,已经差不多把这个方子给大家推出来了。
你会发现一个问题,就是我们原来说过 14 味药占到了整个伤寒论70%, 52 味药症当中 14 味药占到了70%,上次我们也给大家归类了,哪些是上焦的药,哪些是中焦的药、哪些是下焦的药、哪些是五行的药、哪些是升药、哪些是降药、哪些是物质的药、哪些是能量的药,实际上这个方子就已经快出来了。
图片
一、“终极一方”路子——温阳、通阳、潜阳
这一年多的时间里,我一直在治疗焦虑症、抑郁症、双向情感障碍,我们的治疗效果也是非常的突出,效果非常好。
这个里面因为我们就选了一个套路,跟着我的学生,老抄的一个方子。
为什么老抄这一个方子——温阳、通阳、潜阳。
1.焦虑、脾气大那我们就通一通阳;
2.不是爱说话就爱躺着,谁也不理,那我们就要温一温阳;
3.火气大收不住,那我们就要潜一潜阳。
实际上就这么一个路子。
那这个路子,我们在治疗的时候,发现用手法也好,用针灸也好,用中药也好,效果也是非常的明显。
二、终极一方“几于道”
我们再去想,为什么一个方子能治很多很多的病,很多很多的症?
在中医里面它有一句话叫“同病异治,异病同治”,为什么别人能够用一个方子去通治,而你不行呢?
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道的问题,就是你是不是按照这个道来治病的,而不是见招拆招。因为一见招拆招以后,你就会发现招不够用了。
而你用一个路子的时候,你根据这个变化稍微加减,它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。
1.练形意拳比类——几于道
这一点也像练武术一样,我这半年开始跟着几个练八卦掌的人在那混。
练形意拳的就那五个动作来回的比划,有一个人擅长的话,他就一个虎扑,每次出招就这一招。
为什么?
因为它所有的变化都汇集到这一招里面了。
他仔细的去琢磨各种人与人之间这种对抗的规律。
他用一个他最擅长的方式去把人给推倒。不管是他们练八卦也好、练太极也好、练形意也好、练大成拳也好,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熟悉的这么一招。
而这一招肯定是符合人体的生理,也就是说它用起来最顺应、最自然,他用的最舒服,最符合他的生理。
把握对方的规律,也就是找着对手的规律。
我们的老师跟我们说,在他吸气和呼气之间,那个气一提起来,一停顿的时候,就是你出手的时候,也就是他找到了那个节点,找到了那个枢纽,找到了这个规律,我们用药也是一样,我们用一个方子,这个方子首先要几于道。
2.何以言“道”
什么是道?
我们想一想。
这个人修行的特别的好,我们叫他得道高人,得的是什么道?
实际上就是刚才发的那句话:“人秉天地之气生,四时之法成”。
天人相应做的越好,你越是能够体察、体悟到四时、阴阳、气机运动的变化,然后顺应自然,那你就是几于道,也就是说你能找到这个规律,感悟到这个规律,并同时能够去顺应这个规律,你就是得道高人了。
在天地是这样的,在人情世故上是不是也是这样?
在做事情上,同理你能明白天之道,你就能明白人事的道,你能明白人的道,做事情也一样的,几于道,掌握了这个规律,不会的人就学1000 招,会的人就用一招。
很多人说“一招鲜,吃遍天”,我们并不是说就这一招会,实际上会很多招,只是这一招用的最顺手。
这一招就是什么?
把这个规律找出来,然后中焦如轮,四维相代,我们把这个规律给它用起来。
3.生病 治疗1,生病是没有顺应天地规律。为什么会生病?因为你和天地之间的这个规律,没有顺应天地的规律。比如说现在外面很冷,你没顺应这个规律,你就会着凉,你顺应着这个规律,多穿件衣服,不出门,就顺应这个规律了,它就躲开了。2,用药是为了重新顺应这个规律
那么治疗,你已经太阳中风了,你已经感冒了,我们用药的目的是什么?
让它重新顺应这个规律。
4.脾不升胃不降——寒湿阻滞
我们治脾胃病,我们就要恢复它的生理功能,脾升胃降。
脾为什么不升?胃为什么不降?
其实不外乎就是这么个原因——寒湿阻滞。
脾之所以不升,是因为脾阳不足。
脾阳为什么不足?
是肾水太寒,就是肾阳不足。
锅里的水为什么不热?
是因为下面的柴火烧的不够旺,水不够热,不能化成水蒸气,就会变成凉水,就聚液而成痰,痰湿就会阻滞,痰湿就会阻滞在哪里,先阻滞在肺里,阻滞在气管里,阻滞在全身关节。
我们去治疗要怎么办?
要顺应这个规律,把这个寒和湿给它打破了,你脾胃寒湿了,土地就会结块了,土地一结块,木就不能疏土了。
木就不能疏土,就会不思饮食,就会两胁胀满,就会腹胀、憋气、不想吃东西。
肝气抑郁了,木气抑郁了,木就不能生火了,就会怎么样?
心血也不足了。
这个问题是不是就一圈就上来了?
我们去看一个病的时候,如果是盯着这个病和症,你会发现很多病就不好治。
5.恢复“中焦如轮,四维相代”
我们在学中医的时候,学过中医的人知道我们最少要学 14 门课,总共加起来有 30 多门课,我们医师执照考试要考 14 门课,也就是说这 14 门课,内外妇儿,每科都有将近 50 个病,每一个病大概有 5 到 6 个证型,那每个证型又有它的主方和加减,然后你会发现你学的很好,背的很好,你对不上号。
你一对不上号,就用不出这个方子,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,你是看病找方子还是拿着方子去找病,这叫执方治病,或者是所谓的辨证论治了,你会发现这个辩证论治特别的麻烦,因为你很难辩出那个证来。
那我们到底怎么去看?
就是恢复它的生理功能。
那脾升胃降,脾不能升,那我们就让它升,胃不能降,我们就要让它降。
肝不能升,那我们就想办法让他升,肺不能降,我们就把肺给它降下来。
心火怎么能下移?心肾怎么能相交?
我们抓住这些主干的规律之后,重新让我们的人体进入到这么一个圆运动当中,让它恢复“中焦如轮,四维相代”的这么一个状态。
1:得道高人分成四个等级——至人 、真人、 圣人 、贤人。
在《黄帝内经 上古天真论》里面,我们的贤人把上古的这些得道高人分成四个等级,有上古至人、真人、圣人、贤人。
①真人
所谓的真人,一听就是道家名词,我们现在管这个道士,得道高僧,我们都叫张真人,王真人,“真人”这个提法就跟黄帝内经是有的关系的,实际上这个“真人”,我们目前可能很难遇到了,或者根本遇不到了,为什么?
这是上古时期,他们能“提挈天地,肌肉若一,精神内守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”,它是和天地相参的,也就是他的一呼一吸、一举一动都符合天道。
这个真人是怎样的?
永生的,他不会死的,长生不老的。
②至人
这个至人,道德纯厚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知道养生的方法,而且超然于物外,比较超脱的了
③圣人
这个圣人,我们一说到圣人就会想起谁?孔夫子。
首先圣人是生活在人间的,是和我们普通人生活在一起的,但是又超然于物外。
他有七情六欲,但是不生怨恨、恼怒、烦,呼吸天地中和之气,符合中庸之道。
精神内守不邪世事,也就是说不被外物所累。也很难的,我们也做不到。
④贤人
还有贤人,贤人就是取法于天地日月星辰,四时的变化规律,尽量的去顺应他们,让自己的身体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,就是时时处处尽可能的坐卧行走,一言一行,一举一止都要符合四时运动的变化规律,那就是紧跟着真人的步伐来生活,所以也能够长寿。
2:调功能、调升降——寒湿
我们去治疗一个病人是为了让他恢复他的生理功能,叫调功能祛疾病,我们怎么去调这个功能呢?
我们刚才说了,中焦如轮,四维相代,人的机体升降出入无奇不有。
实际上我们说的中焦如轮,四维相代,实际上就是一个五行的轮转,把每一个脏器的升降出入的功能给它调好了,我们就叫调升降,祛疾病。
那这个调功能、调升降,到底调的是什么呢?最关键的就一个因素——寒湿。
6.相生的规律是五行的自然规律,而相克的规律是一种平衡的规律
我们去想一想,我们天地之间,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六淫邪气。
我们体内,内生七情,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,再加上意外伤害,劳倦内伤。内因,外因,不内外因,综合起来能够对我们的身体的这种升降出入造成影响的是什么?——寒和湿,也就是寒湿之邪,是我们造成我们这个身体出现疾病的一个关键。
图片
为什么这么说?后面会带着大家推导出来。
看我们给大家发的第一个图,前面我给大家做了一个提示,做了一个十字型的一个工具。
通过这个工具,带着大家去找这个道,当我们找到这个道的时候,自然而然的就能找到符合这个道的药,找到这个药以后,就能找到符合这个道的方子。
相生的规律是五行的自然规律,而相克的规律是一种平衡的规律。
所以我们去恢复人体的生理,就是去恢复五行相生的这个功能,也就是这个状态,五行能转,人体就是健康的,五行转不动了,它就会出现问题。
图片
很多跟我们学过的人,我们一看到我们给大家画的这个图的时候,就一下就明白了,一气、阴阳、三才四象、五运六气、八卦全在里面了,而且它特征性的东西就在里面了。
你把天地立极一放好,中间那个棍子不能动,两边一动你就知道什么叫太过,什么叫不及,你把这个十字叉往上一调,往左一调,是不是升太过,往下一压,是不是降太过?
所以说升降的太过与不及,都可以在这个十字叉上面我们去把它演绎出来,这样的话我们去推演很多东西就方便很多了。
三、人与天地的关系
图片
好,我们有新同学,我们从头开始讲。
1.积阳为天 积阴为地
我们天地之初是混沌一片,就是一个能量团,这个能量团一开始就像一团云一样。
随着它的累积越来越大,越来越大之后,天地就开始分开了,重的跑到下面来了,轻的跑到上面来了,随着这种宇宙的旋转,这个重的东西慢慢的就变成了一个团,变成了我们的这个大地,轻的东西就变成了这个大气层,变成了我们的天,这个时候我们叫清阳上升,积阳为天,重的就慢慢的累积成了一片大地,一个星球,我们叫积阴为地。
2.三个层次——三阳,三阴
但是有了天,有了地就能有人类吗?
就能有草木吗?它还是不能有生命。
要有生命,它必须得在这个星球上具备一个东西——四季,也就是时间,空间。
怎么才能有四季呢?
那清阳上升为天,浊阴下降为地,那清阳上升之后,随着阳的这个能量的多寡,它就会变成三种状态,我们叫阳明、太阳、少阳,根据它所隐藏的能量的多寡来分的。
也就是说最初最多的叫阳明,然后太阳,然后少阳,可以理解为三个层次。
地上,太阴、少阴、厥阴。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因为阳的多寡不一,阴的轻重不一,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了流动了,出现了运动了。
有运动就会有能量,有能量就会出现升降沉浮了。
重的要往下走,轻的要往上走,整个太阳系里面只有我们这个地球是有生物的。
并不是说积阴为地就会有生物的,不是说宇宙上的任何一块大石头、陨石,它不是也是积阴为地吗?
它就能够诞生生命吗?
不能。
为什么呢?
它必须具备一个能量、储存能量和释放能量的过程,因为大地它能够储存能量并释放能量,天也能够储存能量和下降能量,地气上升为云,云气下降为雨,云是出天气的,从上面能够下来,下面能够上去,这样它才能够诞生生命。
图片
我们这个地球下面是什么?
岩浆,我们在地壳里面有地幔,地幔的里面有地核,这个核里面是热的,温度很高的,这就是阳,阴中之阳。
这个阳在哪里?
在土的下面。
土的下面是阳,地球的表面是什么?
是水。
也就是水和土把这个阳气储存起来,也就是这个能量我们是可以储存起来的,月球上它就储存不了,白天能被太阳晒死,晚上能被冻死,我们不一样,我们能把能量储存到大地之下,而又能把能量从大地之下往上升的时候,这个升的过程,植物才能够生长,冬天一过,冬至一阳生,阳气一过,冰雪就开始化,化了以后草木它能够繁茂的生长,它要靠下面地气的,不是说光有太阳就可以。
我记得以前我们老师给讲过一个故事,说在农村里以前生产队一样,刚刚包干到户,还没有确定你能包几年。很多老农民干了一件事,就是在种粮食的这个土的,它下面土层下面撒上一层石灰,在石灰的上面再盖上土,再种庄稼,发现这一年的庄稼超级好。为什么超级好?石灰能促进地气上升。
3.天地立极,天不变,地不变
我们这个时候要明白了,天地立极,天是不变的,他就算刮风、打雷、下雨、下冰雹、下雪,它也就在我们的头顶之上,是不变的;我们脚下这个大地是不变的,不能因为说他打雷、下雨、刮风,我们这个地球就跑了,把我们扔半空了,他也是不会的,虽然他是在转的,但是我们感觉不到他的转,我们就是体立于天地之间的。
4.我们五行俱全,符合天道
我们知道上面是火,是什么火?
就是君火,就是太阳。
为什么下面这个水,水的下面也有个火,这个火叫相火,是藏在水底下的。
整个的核心就是天上的火要下来,能够藏到地球的下面去;地下的是个水,我们要升到空中去。
要靠下面的火把它升上去,这就构成了一个循环,那我们把人放在中间,天地人三才已经有了。
我们把人放在这个土这个位置,我们站在地球之上,我们是与天地相参,我们人是天之骄子。
为什么这么说?
我们说“人秉天地之气生,四时之法成”,人是五行俱全的生物,五行不全的就变成什么了?
我们的 12 生肖了。
我们是五行俱全的,最符合天道。
我们可以看一下,天,我们身体里面哪个是天?
脑袋像天,是不是,天庭饱满,地阁方圆,那个天庭在哪里?
在额头,是天。
心属君子之位,所以它也是天。
我们脚踩着大地,就是说我们的地气是和我们的脚相连,我们脚底下有涌泉穴,所以我们老说足跟是属肾的,是不是?
涌泉也是属肾的。
那好,我们的肚子属土,“土属中央,以灌四旁”,我们通过消化吸收给我们的五脏六腑、四肢百骸供应能量。
5.肝升于左,肺降于右,脾为之使,胃为之市。
使是什么呢?
就是你看我们的外交官叫使者,使臣,使节,这个使是什么?
它去交通的,去沟通的,也就是可以把五脏六腑给沟通到一起,连接到一起。
怎么连接?
就是把能量输送出去。
比如说“土属中央,以灌四旁”,就是灌四旁,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。
我们就要输送到全身各处,所以脾为之使。
市就是市场,我的能量怎么来?
也就是我们吃下去的东西,胃消化吸收,我们是一个市场,需要什么?
通过脾的运化,再转化到分输送到全身各处。
6.健康人的标准——头凉,脚热,腹软,胸畅
我们讲到这里以后,第一个推论要出来,怎么才是一个正常的人?一个健康的人,你要感觉自己是什么才是健康的好?
头要凉,脚要热,肚子要软,胸口要通畅,这就是一个很正常的人。
如果你今天忽然觉得,唉呀,我怎么心跳加快了?
唉呦,我的胳膊怎么疼了一下?
都不正常,为什么?
当你觉得你有哪个脏器的时候,你的身体哪个脏器存在的时候?
胃胀就有胃存在,脚疼者有脚存在,心慌是有心存在。
当你觉得这些东西存在的时候,或者你觉得我今天怎么头疼呢?
就是你觉得有头的时候,这都是不正常的,都需要调整了。
轻的我们导引按跷,重的针灸、推拿,再重的我们就要汤药了。
怎么才能保证你的头是凉的,脚是热的,肚子是软的,胸口是畅通的,畅的?
好,我们下次课继续讲,下课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